金榜之路
学大陪你
个性化辅导
关于我们  |  联系我们

高考“减招”风波中的假象与真问题

来源:搜狐教育     时间:2016-05-19 15:35:55


聚焦六:江苏省和湖北省教育厅的承诺会兑现吗?

目前为止,既然教育厅已经出来公开承诺了,应该没有问题,而且有媒体和家长的监督。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,最后的招生计划一定会公开的。不管是湖北和江苏考生还是其它省市考生,在填志愿的时候,所有的学生和家长都要知道招生计划数。按照往年惯例通常招生计划数在6月中旬公布,这在招考成绩公布之前是学生填报志愿非常重要的信息。

  

图为著名教育学者、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先生

PART2如何解决高考名额跨省调拨?

高考政策应三年早知道

政策的制定实施是各方利益博弈的过程,没有这个博弈出来政策肯定会有争议。涉及到家长考生利益的,要公开决策,听取意见,让决策更科学。但此次风波由于决策部门过于乐观,政策的调整并没有征询民意。实际上这么多年,我国各个高校制定招生计划的时候也没有公开。高考的政策应该“三年早知道”,招生计划也是,不能等在高考之前才公布招生计划,让家长和考生感觉到焦虑。应该至少三年、五年要做好规划。明年上海和浙江试点新高考,但究竟怎么录取还不知道,到现在也没公布。其实通过这件事情来倒逼我们的教育制度改革,促进教育政策的民主化、科学化。

而官方发布政策时,应公布信息细节,而不仅是公布一些大致的数据。尽量采用大众版详细解读,方便大家理解,以免引起误会。

改革分省按计划录取制度,做增量调整

高校招生计划有几个因素确定:第一,从举办的属性层面,全国重点大学和部属学校、地方性高校、高职院校,这三类不同的院校招生计划发布不同,全国性的大学会注意本地招生和全国招生,地方性高校更多关注地方招生,高职院校更倾向于本地。第二,从资金来源层面,进入90年代后期,有很多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央和地方共建,招生指标也进行了调整,原来重点大学在全国分布更均衡,调整后全国重点大学地方化,招生本地化。第三,从学校学科关系和专业培养人才的要求,学校是哪些专业,培养什么人才。

研究型大学或者一本以上高校生源地的确定,不完全靠教育部的计划或省际均衡的原则,有历史传统原因,也高校自身特点,比如北京理工大学属于军工性质,历史上就在国防工业重点地区如东北和四川等招生量很大。除此之外,地域因素不能忽视,比如江南的学生,大部分还是喜欢在华东一带,不愿意到西北或东北上大学。

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,高校扩招后,全国重点大学本地化招生现象非常严重。有的高校最多录取超过70%的当地学生,像中山大学,浙江大学。后来教育部有一个规范,要求研究性大学在本地招生的比例不得高于30%,这两年要求不得高于25%。所以从管理部门角度,真正重要或比较容易做的是控制研究型大学招生的本地化倾向。

  

图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先生

现在实行的是分省按计划录取制度,就是把所有大学分省列计划,一直分到各省。分到省后,而高考按照户籍来报名,显然高考的指标就是本省户籍人口的蛋糕。家长的焦虑是可以理解的,我们的政策、决策要如何处理这些问题,有两点应该注意:

第一,随着异地高考的开放,应该做增量改革,针对开放人数的多少增加地方的指标,而不是去做减法甚至瓜分他人的利益。第二,对外地生源的调出,不要动原来的利益,要做增量调整。可以增加大学的投入,比如前段时间国家也说了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大学的投入,在14个 省份各建一所高水平大学。这其实是增加中西部地区招生生源指标的一个办法。还可以通过生源结构变化调整专业,比如增加某一些专业的招生,在这种情况下可以 进行适度的扩招。增加整体招生计划比较少、录取率比较低的省份,通过增量的改革可能比现在对存量的调整可能更加容易。增量改革的目标,就是使得各个省的一 本录取率差距相对缩小。

现在各个省的关注点仍是全国重点大学,这是最核心的问题,因为本科率、高职高专录取率基本不是问题,未来怎样解决好全国重点大学指标的划拨,是推进高考公平最大的难点。

让高考招录脱地方政绩考核

和研究生招录不同,高考生的录取是和各个地方的政绩挂钩的,列入政绩考核。高考招录核心问题是不能仅用行政手段解决,需要制度改革。

邻国日本有很多考生不参加统一考试,学生认为上一个当地的学校就够了。我们一直说高考社会化,社会化就是自己报考,自己选择学校。

现在有人提出取消分省定额。这可能是未来的方向,就是不跟户籍绑定,取消高考按户籍报名制度。但怎么取消有不同的路径。现在大家有一种意见,就是全国范围内一张卷子,然后全国统一集中录取,划出统一分数线,这种操作方式太简单粗暴。还是计划方式,只是把小的计划变成了一个大的计划,会导致更严重的应试教育问题,还会导致更多的地区不均衡问题。

全国有一个统一的测试,作为一个基本的测试,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分省计划还保留,那全国统一命题就只能解决评价的问题,而无法解决公平的问题。

参考研究生录取模式

高考最理想的录取方式是招考分离,学校自主招生,社会机构专业评价,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。但是目前很多人对招考分离有意见,包括很多的家长担心会存在潜规则或是招生不公平。退而求其次,研究生招录方式很成熟可以借鉴:研究生报名没有任何按户籍限制,有全国统一复试线,学校有自己的复试线,而且在中国有现实的技术支持。

跟研究生招录模式类似,高考招录中有“三位一体”的录取方式,如浙江省高考招录改革试点,方式包括统一考试,高校面试,还有高中的学业水平测试。现在浙江省52所高校、江苏7所高校、上海9所高校以及南科大也在实行三位一体的改革。但实际上情况不一样,有的是以本省高校为主,有的以985、211高校为主,有些地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“三位一体”。

还有一个问题,浙江省的“三位一体”改革、上海的综合评价改革等都是在本省内进行。建议让全国所有学校在开放的平台上进行“三位一体”招生,或参考研究生录取,以高校为主体,不分户籍,自由报名。报考了之后没有被录取的学生,还可以再填志愿,分别进行本科批次、高职高专批次的录取,这样的话可能会是一个全新的高考架构。

信息来源:2016-05-18 搜狐教育 / 新闻

相关推荐

网站地图 |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 | 服务时间:8:00-23:00(节假日不休)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810-5688 举报邮箱:info@xueda.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

京ICP备10045583号-6 学大Xueda.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-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